伊朗著名的诗人——菲尔多西
伊朗著名的诗人——菲尔多西
菲尔多西被誉为波斯诗坛的“四大柱石”之一,凭借其著作《列王纪》闻名于世,确立了波斯语的历史地位,为波斯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菲尔多西,全名哈希姆•阿布尔•卡西姆•菲尔多西•图斯(公元940—1020年),出生于伊朗呼罗珊省的图斯城,被誉为波斯诗坛的“四大柱石”之一。幼年时期接受过良好教育,精通阿拉伯语和巴列维语,对神学和哲学也有一定研究。早年他曾研读过大量的波斯史籍和民族史诗中的传说故事,深受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学的影响。他生活的年代政局动荡不安,他忍受着贫病交加、爱子夭折的痛苦,用35个春秋写出了长篇英雄史诗《列王纪》,但是由于同统治者在政治和宗教上的分歧,诗人遭到伽色尼王朝统治者的迫害,被迫流落异乡。
诗人垂暮之年返回故乡,病逝后被埋在自家的后院。
菲尔多西生活在内战纷起,战火连年,民不聊生的动荡时代,这使他在思想上对现实和统治者的强烈不满,认为外国入侵者和暴君奸相的媾和给波斯民族带来的灾殃,而与之作斗争的圣君贤相和英雄勇士 ,则被誉为追求理想生活的英雄,最后英雄的完全胜利和统治者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因此,谴责暴君苛政,向往明君统治下的太平盛世,反对异族入侵和地方割据,强调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成为诗人作品的基本思想倾向。
《列王纪》是菲尔多西的重要作品,长达六万联,内容分三个部分,即:(一)神话传说。这部分包括伊朗古代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以及文明的萌芽,农耕的开始,衣食的制作等。这部分涉及到了伊朗国王法里东把世界分封给三个儿子,以及铁匠卡维率众起义,反抗暴君伊哈克的故事。
(二)勇士故事。这是全书的精华。主要描写伊朗与敌国土兰的战争。勇士鲁斯塔姆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出生时就具神异,成年后英勇异常,在救护波斯国王卡乌斯的战斗中,出生入死,历尽千难万险,战胜了狮子,巨龙和妖魔鬼怪,显示出独冠群雄的英雄本色。鲁斯塔姆之死是这部分的结尾。
(三)历史故事。主要写发生在萨珊王朝的故事,与前两部分相比,这部分具有更多的现实色彩,但是,人物与事件并不是历史实录。
菲尔多西描写政治斗争的同时还写了不少爱情故事,它们往往与重大政治事件紧密交织在一起,在复杂冲突中展现了男女双方的性格。其中男主人公大多是伊朗勇士,女主人大多为敌国公主。女方在爱情中表现得执著专一,甚至不惜生命。
《列王纪》是菲尔多西为波斯帝国唱出的一曲庄严颂歌。贯穿史诗的中心思想就是赞扬伊朗历代王朝的文治武功,歌颂保卫祖国的勇士们的英雄业绩,为过去的历代王朝涂上了一层瑰丽而神圣的色彩。
菲尔多西的《列王纪》既给他带来荣誉,也给他带来不幸。
公元994年,菲尔多西完成了《列王纪》的初稿,公元1010年最后定稿。然而在这16年期间,伊朗的政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伽色尼王朝取代了的萨曼王朝。突厥族国王马赫穆德是一个穷兵黩武、残害异教徒的暴君。《列王纪》的矛头正是指向这类统治者。但是,迫于当时惯例,诗人不得不将诗稿献给这位异族国王。马赫穆德拒不接受,并发动宫廷诗人对他围攻。菲尔多西忍无可忍,写了一首讽刺诗回敬国王。国王大怒,下令将他踩死在象蹄下。诗人闻讯逃走,流落异乡,直到垂暮之年才偷偷返回。逝世后,他被穆斯林教长视为“不洁的异教徒”,不准葬入公墓,只好埋在自家后院。这位波斯文学史上最伟大巨著的作者下场竟如此悲惨,令后人为之不平。
菲尔多西的最大贡献在于《列王纪》。《列王纪》产生于波斯人民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的年代,一经问世,立即在人民心中产生影响,在团结人民,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鼓励他们抵御外侮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后来,当外族入侵时,为保卫祖国的战士送行时就朗读《列王纪》的一些章节。
菲尔多西为波斯的文学发展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列王纪》对古代口头创作和神话传说、英雄故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艺术加工,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成为波斯叙事诗的源头,在文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诗人在阿拉伯语盛行的当时,坚持用波斯语创作《列王纪》,确立了波斯语的历史地位,为波斯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菲尔多西生前遭到统治者的残酷迫害,以致流离失所,但这丝毫不能抹煞诗人的巨大贡献和《列王纪》的永恒价值。菲尔多西留下的《列王纪》是波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巨著,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在学术界,菲尔多西被视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并列的世界五大诗人之一,是东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古典作品之一,堪称世界文学中的一座重要的丰碑。这部著作的部分情节很早便已传到中国西部地区,成为当地民众广为流传的故事传说。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率先出版了《列王纪》的选译本《鲁斯塔姆与苏赫拉布》,在国内激起强烈的反响。2001年由湖南文艺术出版社出版的《波斯经典文库》中就有《列王纪全集》共六册,由北京大学张鸿年教授和宋丕方翻译。2017年9月商务印书馆再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