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细密画
波斯细密画
波斯艺术是古文明的代表之一,其中,细密画(miniature)是最为著名的艺术门类。波斯细密画是在手抄经典或民间传说、科学等书籍中,和文字相配合的一种小型图画。作为一种精细刻画的小型绘画,书籍、扉页徽章、盒子、镜框、宝石和象牙首饰等物件成为它主要的承载物,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细密画的创作者也经常将其画于羊皮纸、书籍封面的象牙板或木板上,多采用石榴皮、核桃壳、木樨草、钾矾、绿松石和多种矿物粉末颜料,甚至以珍珠、蓝宝石磨粉作颜料。
13世纪上半叶,在手抄本中绘制的插图,被认为是最早的细密画。14——16世纪,细密画盛行。许多细密画家被聘为宫廷画师,玩赏和收藏细密画成为王公贵戚、文人墨客的一种雅趣。13世纪后半期,统治伊朗的伊尔汗王国的首都大不里士成为细密画创作的重要中心。
1330——1340年间菲尔多西创作的《列王纪》插图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以伊朗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贝赫扎德为代表的一批画家创作了大量兼有伊朗民族风格和娴熟技巧的细密画,从而奠定了萨非艺术流派的学术地位,并把伊朗细密画创作推向了高潮。这一流派直至17世纪仍活跃于伊朗画坛,他们创作的以历史题材为主的作品堪称细密画中的珍品。17世纪后,欧美绘画技法传入伊朗,并为伊朗画坛所接受,但细密画的艺术传统和风格对伊朗现代画派仍发挥着重要影响。
细密画原本不属于伊斯兰世界。据历史记载,在埃及出土的公元前3000年的文物中就曾有过细密画, 后来又相继在希腊、罗马、巴比伦和拜占庭出土的各类读物、珠宝盒上出现过。到中世纪在基督教的圣经和祈祷书上,也曾有过类似的画种。
伊斯兰真正接受这种艺术形式,大致在公元11——12 世纪的埃及法蒂玛时代, 在这个时期的埃及法雍地区,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细密画的画家, 而且非常活跃。在英国不列颠博物馆至今还保存着一张以穆斯林和十字军之间激战为内容的细密画。公元13——16 世纪, 是伊朗细密画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
关于色彩, 欣赏过伊朗细密画的人一定会对其色彩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世界众多的绘画艺术中, 细密画的色彩极富个性。由于细密画艺术从产生起即是为少数宫廷贵族服务的, 因此在色彩的处理上强调鲜明绚丽的视觉效果。为进一步满足贵族们的奢华审美需要, 甚至把珍珠、蓝宝石磨成粉当颜料。细密画的颜料多采用矿物质, 在设色中偏爱用纯色去表现对象的固有色。这种排斥光影, 强调固有色的表现方法,与传统中国画不拘泥于光源和条件色的局限, 重视表现物体本身固有色的方法是一致的。
细密画, 曾被译为线条画,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中, 能够把线条的丰富性发挥到极致的, 一个是中国艺术,另一个就是波斯细密画。细密画艺术重视以线造型, 而运用线条勾勒形象的造型方法正是其的重要表现手法。
波斯细密画 | |
May 26 2022 |